10月28日下午,暨南大学文学院与番禺区文化馆共建的实践教学基地在番禺区文化馆进行了揭牌仪式。在揭牌仪式之前,文学院古籍所教工支部与番禺区文化馆签订了共建协议。文学院副院长吴青教授、历史—古籍所联合党总支副书记麦思杰教授、古籍所教工支部副书记曾肖副教授出席了本次活动。
谭若锋馆长介绍,番禺区文化馆成立于1950年,是公益一类文化事业单位。后又增挂“广州市番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牌子。单位主要职能包括:组织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实施和指导开展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计划和工作规范;开展非遗的普查记录、推荐申报、整理研究、传承保护、普及推广、交流传播等。谭馆长认为,番禺区的非遗文化需要得到系统性的研究,暨大文学院学术底蕴深厚,双方可以在非遗文化研究、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以及组织学生田野调查等方面进行合作。
在签约、揭牌仪式之前,双方围绕实践教学的开展、番禺区非遗文化研究与传承等问题进行了座谈。屈可弛副馆长介绍了番禺区在非遗文化研究方面的需求,朱光文副馆长讲解了番禺区历史文化资源分布的基本情况。吴青副院长认为,如果将“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与番禺区的非遗文化相结合,既使让学生回到具体的历史情景,在实践教学中得到锻炼,也可以服务于番禺区非遗文化的传承工程。麦思杰与曾肖老师谈到,双方还可以在田野实践教学、非遗的文创开发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座谈后,双方举行了古籍所教工支部与番禺区文化馆共建的签约仪式,谭若锋馆长与麦思杰教授代表双方在协议上签字并互赠了书籍。最后,双方在进行了暨南大学文学院—番禺区文化馆“实践教学基地”的揭牌仪式。
本次活动是文学院实践教学思路的一次新探索。学院希望以“文润乡情”为思路,在理解乡土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同时,古籍所教工支部也希望透过与番禺区文化馆的共建,进一步开拓社会服务的宽度。
文:胡凯翔、麦思杰
图:胡凯翔
审核:麦思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