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讲座回顾|何诗海:文体与文体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3-11-13 来源: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


2023119日下午,暨南大学文学院古籍所举办“中华文化论坛”系列讲座第二十一讲——“文体与文体学研究”,由浙江大学文学院求是特聘教授何诗海老师演讲。本次讲座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共计130多位校内外师生参与了听讲。

讲座伊始,何教授为大家介绍了新时期以来文体学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列举了学界多名专家学者的学术著作,系统介绍了文体学学科体系建设的缘起与发展脉络,使得同学们对文体学有了更清晰的研究方向。随后,他对文体的内涵进行了详细的解析。他认为:“中国古代文体跟西方文体纯文学文体不一样,要分析其内涵,一定要回归中国传统政治礼乐制度,从‘注重实用’这样一个角度来考察体文体的概念。因为在古代文学批评中,文体的用法非常多,但是不同的语境之下,它可能有不同的含义。”何教授结合大量的文献材料和文学史上的重要论题,一一分析文体的多种内涵,包括文章的题材类别、语体特征、体制结构、体性或体貌。他引用刘勰《文心雕龙体性》和《沧浪诗话·诗体》篇中的论断和实例,辨析体性(体貌)这个术语,大致相当于“风格”,辩体的重点和难点在于风格的差异上。他指出:“文体”是一个在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中生长起来的,最富民族和本土特色的文论核心范畴,无法与西方文论中的任何文体概念完全对译。在不同的语境之下,文体的“体”有不同所指,即使同一语境之下的“体”,它也可能包含多种意蕴。



紧接着,何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古代文体学研究的内容和对象。第一是文体学史料整理研究,史料来源广泛,遍布经、史、子、集四部文献和出土文物中。第二是文体形态和文体史研究,文学的文体形态不断创造和融合、更新与超越,是中国古代文学史演变的主要原因和线索之一。第三是文体学发展史研究,共分为五个阶段:先秦两汉为发轫期,魏晋南北朝为快速发展和成熟期,唐宋元为深化与拓展期,明清为古代文体学集大成时期,清末民初是中国文体学的解构和重构时期。第四是文体学的重要理论命题研究,如“文体原于五经”说、文体与风格、体与性,文品与人品,文体与地域、文笔之辨、唐宋诗之争、“诗史”之争等。这些论题,体现了对文体起源、功用、性质、审美特征及其发展演变规律等基本问题的看法,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第五是文体与学术文化研究,如清代学风对文风的影响在文体学上也多有表现。第六是文体学研究的传统方法与现代视野。学者既要继承“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经典研究模式,又要有所超越,用吴承学教授的话来概括,即“鉴之以西学,助之以科技,考之以制度,证之以实物”,尽可能消解现代学人所面临的与古代文体学原始语境的隔膜,发挥现代人所特有的学术条件、眼光和优势,拓宽文体学研究范围,建设有时代特点和学术高度的中国古代文体学。

在提问环节,线下与会的同学们积极参与,提出自己在学习期间对文体学研究的一些疑惑和不解之处。何教授回应同学们,围绕类书与文体的关系、才气与文体的关系等问题做了准确与充分的解答。

最后,主持人曾肖副研究员对此次讲座的主旨和效果进行了总结,高度肯定了何教授在文体学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感谢他给同学们带来的精彩演讲,并表达了何老师因公务繁忙不能亲临现场的遗憾,同时表达了欢迎何老师下次再来暨大讲学的心愿。本次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文字:刘昱彤、曾肖

图片:刘昱彤

初审:曾肖 侯丽庆

复审:麦思杰

 终审: 吴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