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3日,由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主办,中华文化港澳台及海外传承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和澳门研究院协办的“中华文化论坛”系列讲座第六讲在暨南大学第一文科楼古籍所会议室505房成功举办。
此次讲座的嘉宾是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南民族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刘正寅教授。讲座的主题为“谁是华夏?——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交融与民族共同体凝聚”。
讲座开篇,刘正寅教授阐述了民族史研究选题要有学术价值、理论意义,同时要有现实意义,学术研究不能没有现实关怀。刘教授以华夏炎黄认同、论文投稿与审核以及三星堆文明的审视三个问题的思考为例,提出如果从历史研究与现实学术的双视角出发,不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现实关怀都是不可避免的话题与基点。
在讲座中,刘教授按照时间脉络,从先秦开始至近现代结束,着重梳理了各时代华夏概念的建构进程。首先,刘教授从“何谓华夏”这一大问题出发,通过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展示说明我国民族分布与构成的复杂现实。然后从先秦考古发现与神话传说的关联研究上,认为炎黄集团与太昊少昊集团在黄河中下游融合的结果,形成了夏商周三族的主要来源,这是华夏民族起源的核心。至西周时期,随着华夏民族共同体的稳定,以及对周边民族了解的增多,出现了华夏/“中国”与周边“戎夷”共天下的“五方之民”的格局。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华夏族的认同得到加强,“华夷之辨”出现。进入战国时期,内迁异族已为华夏吸收、融合并形成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大一统”理论出现。至秦统一到大一统汉朝,华夏民族进一步发展。接着,刘教授借《史记》文本的记忆与建构现象为例又深入探讨了“谁是华夏”,提出自东汉以来随着各边疆民族的内迁与政权的建立,非汉各族与汉族一样都以“中国人”自居,将自己看作这个多民族国家整体的一部分,而这一强烈的认同心理使华夏的认定与标准产生转变。之后,刘教授继续按时间脉络,从隋唐至明清一直到近现代,全方位阐述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凝聚的过程,站在华夏概念形成、演变与发展的历史角度上重新解读了“谁是华夏”这一问题。至今天,华夏可以说就是中华民族。
讲座尾声,参加讲座的老师和同学分别向刘教授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问题,刘教授则认真严谨地一一作了回答。持续近三个小时的精彩讲座,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