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松滋人,历史学博士。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教授、中国基督教史研究中心主任,世界史学科博士研究生导师,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英语笔译)导师,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中西文化交流史、基督宗教史、海外汉学。
学习经历
1982.09—1986.06,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英语语言文学学士
1997.09—2000.06,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导师:黄曼君教授)
2004.09—2008.06,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近现代史博士(导师:章开沅教授)
工作经历
1986.06—1990.02,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03—2002.02,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2.03—迄今,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
学术交流
2004.07—08,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
2009.06—07,香港浸会大学中华基督宗教研究中心
2010.06—07,香港浸会大学中华基督宗教研究中心
2011.03—2011.05,台湾辅仁大学天主教学术研究院
2011.06,香港浸会大学中华基督宗教研究中心
2012.07,香港浸会大学中华基督宗教研究中心
2013.06—07,香港浸会大学中华基督宗教研究中心
2014.09—2015.09,美国布里奇沃特州立大学(Bridgewater State University)亚洲研究中心(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派)
2016.01—2016.03,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2016.12,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
2017.09—10,波兰亚当·密茨凯维奇大学(Adam Mickiewicz University)跨学科研究所、扬·德卢戈斯大学(Jan Dlugosz University)外国语言研究所
2018.01,香港树仁大学历史系
2018.02,澳门理工学院中西文化交流研究所
2018.09—10,俄罗斯科学院(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东方学研究所
2019.07—08,德国慕尼黑大学(Ludwig-Maximilians-Universtät München)历史系
2019.09—10,美国布里奇沃特州立大学(Bridgewater State University)亚洲研究中心
科研项目
1.“基督教与近代中美关系研究”。来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批准号:12BZJ020;批准日期:2012年5月
2.“信仰自觉与民族自觉——基督徒与晚清革命研究”。来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批准号:12YJA770002;批准日期:2012年2月
3.“杨廷筠集辑校”。来源: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项目;批准号:0923;批准日期:2009年10月
4.“北美粤侨基督教会史研究”。来源: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特别委托项目;批准号:GD16TW08-10;批准日期:2017年1月
5.“基督宗教与近代中国的知识转型”。来源:2016年广东省普通高校省级重大项目(社会科学类);批准号:2016WZDXM009;批准日期:2017年3月
6.“鸦片战争前后岭南外侨社团组织研究”。来源:《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专项课题;批准号:2019GZZ009;批准日期:2019年3月
7.“广州基督教史研究(1807—1949)”。来源:《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专项课题;批准号:2014GZZ001;批准日期:2014年2月
论 文
1.《容闳赴美留学与东学西传》,《唐廷枢研究》第1辑(2020年4月)
2.《晚清基督徒知识分子之信仰抉择与爱国救国思想》,《宗教学研究》2017年第4期
3.《刘廷芳与燕京大学宗教学院之肇基与谋新》,《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4.《“福音奋兴运动”与美国对华传教事业的兴起》,《宗教学研究》2015年第4期
5.《郭实猎三次中国沿海航行及对中西关系之影响》(与郭文婷合作),《澳门研究》2015年第4期
6.《民国肇建时期美国传教士对袁世凯之复杂情感》,《世界宗教研究》2015年第2期
7.《基督新教传教士与近代新疆的社会文化发展》,《暨南史学》第9辑(2014年11月)
8.《从〈铎书〉看早期儒者天主教徒之以耶合儒》,《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第40期(2014年1月)
9.《传教士与台湾形象在美国之早期传播与建构》,《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0期
10.《陈垣与北京辅仁大学之大学理念》,《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第8期
11.《1911年后美国传教士对孙中山之态度》,《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第3期
12.《基督宗教与孙中山之“自由、平等、博爱”观》,《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2期
13.《英国传教士对晚清鸦片贸易的态度与行动》,(芬兰)《国学与西学》第2期(2012年6月)
14.《伯驾鼓动美国占领中国台湾考述》,《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15.《中国基督徒与辛亥首义前的鄂湘革命活动》,《澳门研究》2011年第3期
16.《早期美国来华传教士与美国对华鸦片贸易政策》,《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第1期
17.《圣言会甘肃传教史述论》,《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18.《文化汇通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尝试——以马相伯教育哲学理念为中心》,《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19.《伯驾1856年对华修约失败及其原因》,《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20.《〈天津条约〉前美国人关于台湾的几种主张》,《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21.《全球地域化:基督宗教在华传播史的一种诠释——对章开沅“传播与植根”观念的解读》,《宗教学研究》2009年第1期
22.《马礼逊与早期中英外交关系考析》,《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23.《华人掌校与教会大学的“中国化”—— 以陈裕光执治金陵大学为例》,《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第8期
24.《基督新教来华与中国学校英语教学的发端》,《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25.《教会大学与中国近代建筑形态的转型》,《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26.《跨文化对话:中国基督宗教史的现代化解读——以章开沅的中国基督宗教史研究为例》,《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第1期
27.《学术著作翻译原则刍议》,《学术研究》2006年第9期
28.《田中正俊与日本人的“战争体验”》,《读书》2006年第7期
29.《台湾最早的报刊〈台湾府城教会报〉考述》,《新闻大学》2005年第4期
30.《余光中的翻译观》,《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31.《香港西医书院的创办及其历史意义》,《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8期
32.《耶稣会士入华前欧洲人的中国观》,《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7期
33.《香港图书出版业的历史发展与现代启示》,《学术研究》2004年第9期
34.《李向玉与澳门圣保禄学院研究》,《澳门研究》2004年第3期
35.《澳门圣保禄学院与中国西式高等教育的开端》,《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4期
36.《余光中语文研究初探》,《学术研究》2002年第8期
学术访谈
1.《东西方文化对话与中华文化的抉择——章开沅教授访谈录》,《澳门研究》2016年第2期
2.《价值体系的重建与人类文明的重构——关于“人类文明建构”的对话》,《南国学术》2014年第2期
3.《构建基督宗教在华传播史的学术地标——汤开建教授访谈录》,《澳门研究》2014年第1期
4.《史学的品格与历史学家的使命——章开沅教授访谈录》,《史学月刊》2007年第4期
学术评论
1.《评赵晓阳〈域外资源与晚清语言运动:以圣经中译本为中心〉》,《汉语基督教学术论评》第28期(2019年12月)
2.《评柏理安〈东方之旅:1579—1724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汉语基督教学术论评》第26期(2018年12月)
3.《评夏伯嘉〈天主教世界的复兴运动:1540—1770〉》,《汉语基督教学术论评》第22期(2016年12月)
4.《挑战、适应与融合:基督宗教在近代中国——章开沅先生中国基督宗教史研究述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5.《汉族风俗史研究的创新之作》,《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第9期
6.《督抚制度与晚清政制变革研究范式的创新——评〈晚清督抚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4期
7.《中国基督教大学历史的理性重构》,《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第6期
8.《中国教会教育史研究的新突破——〈澳门圣堡禄学院研究〉评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9.《再现中国近现代出版事业的光辉历程——读〈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2期
10.《学术体系的全新构建——评〈中国宗教通史〉(修订本)》,《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12期
11.《对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实的全新阐释——评〈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74)〉增订版》,《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7期
获奖情况
《早期美国来华传教士与美国对华鸦片贸易政策》,广东省2010—201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论文类)。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 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邮编:510632)
联系电话:13902213182
Email:tchcj@jnu.edu.cn